一、支付银行贷款罚息可税前扣除吗

银行罚息可以税前扣除

营业外支出的税法规定:

1、各种赞助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2、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纳的罚款、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

3、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可以税前扣除。

4、损赠支出又具体分为以下情况:

(1)纳税人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不允许税前扣除。

(2)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大于零的数额。

所得款将捐给贫困人民。在《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明确定义:《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所称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5、财产损失。

6、国家税法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均不得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的扣除项目。即企业计提的八项准备金,除经税务机关批准的计提不超过年末按《企业会计制度》计提基数0.5%的坏账准备可在税前扣除,其他不得在税前扣除。

7、债权人发生的债务重组损失,符合坏账的条件下,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以税前扣除,债务人发生的债务重组损失,不得税前扣除。

8、出售职工住房的财产损失。企业出售职工住房的收入计入住房周转金,不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因此,发生的出售职工住房的财产损失也不得税前扣除。

9、个人所得税由企业代付出的,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

10、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如债权担保等原因承担连带责任而履行的赔偿,企业负责人的个人消费等,均属无关的支出,一律不得扣除。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2)企业所得税税款;

(3)税收滞纳金;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5)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6)赞助支出;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根据上述规定,企业支付的行政性罚款不允许税前扣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营业外支出

百度百科——税前扣除

二、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时该不该扣除因逾期归还银行贷款而支付的罚息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时,因逾期归还银行贷款而支付的罚息,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银行罚息属于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不属于行政罚款。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1081号)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填报说明中第三款的扣除类调整项目中第12条规定:“第31行‘11.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实际发生的罚金、罚款和被罚没财物损失的金额,不包括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第3列‘调增金额’等于第1列;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因此,银行罚息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三、银行罚息可以税前扣除吗

一、正面回答

银行罚息可以税前扣除,银行罚息属于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不属于行政罚款,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属于行政处罚范畴,不得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银行罚息属于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不属于行政罚款,因此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二、分析

银行贷款如果用户逾期的话,可以在贷款利率的水平上加收30%-50%逾期利息。而如果是民间贷款、网贷贷款等,逾期的利息的利率同样不可以超过36%,超过36%的部分是无效的。而一般来说,正规的贷款产品逾期利息的利率不会超过24%。罚息是借款人在规定的日期未还款造成的逾期而交纳的罚金,贷款人可以将贷款延期,此时贷款人一般会修改原先的期限,在剩余的贷款期间,贷款人会提高利率,这个新的利率称为违约利息率。

三、被银行罚息的情况是什么

1、逾期还款是借款人未按照贷款合同约定,按时足额还款,对于这种情况,银行会好不留情的计收罚息,不过不同的贷款类型,罚息计收标准不一样;

2、提前还款损害了银行的利益,为了略施惩戒,银行会进行罚息。不过很多银行也表示,只要借款人还款满一年再进行提前还款,可免收违约金,所以在提前还款前,借款人应向贷款行咨询清楚关于提前还款的规定,同时也要仔细阅读贷款合同,看看合同上对提前还款是否有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