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员工借支备用金怎么进行管理?

一、员工借支备用金的管理:1、主要有备用金申批管理制度、2、备用金用资事项及期限管理制度、3、及时报销及还款制度等等

会计部门依据企业财务备用金制度对个人借款及欠款情况在每发工资时进行借款期限及用款情况进行核对,对不无辜不还款、不报帐人员的借款直接开收据从工资扣现还款,等等

二、一般会计处理程序:

1、凭领导签字批准的“借款申批单”到财务借款(“借款申批单”作原始凭证记帐):

借:其他应收款——个人借款/XXX贷:现金2、报销或还欠款时(给还款人开收据与报销凭证一起记帐):

借:费用科目(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制造费用)借:现金贷:其他应收款——个人借款/XXX

3、对不按时报销和还款人员,从开收据从工资扣款:

借:应付工资——代扣个人借款

二、员工向公司借支5万因公买东西,9个多月过去了还有3万没向公司报销冲账,员工是不是有问题?

不需要管他是否与别人有问题,

让他在指定时间按公司的规定报销冲账即可,

如果仍不能按时完成,

就让他把借支的剩余部分拿回来。

不行就报警处理。

三、如何处理员工借款/还款问题

 (一)借款的制度

通过借款制度,员工借款管理规定来规范员工的借款行为:.临时工能不能向企业借款问题,企业借款不还,不按规定的期限报销、还款,财务人员该如何处理,借款报销需要票据。

写明借款的范围:

1.职工因公出差需要借支的款项;

2.业务员零星采购所需的款项;

3.经财务部门核准可周转使用的周转金、备用金;

4.其他因业务需用必须预借现金的款项。

(二)借款的限额

1.因公出差人员借款限额,按预计出差天数及标准核定:

车船票、飞机票按预计金额借款;

住宿费、补助费按每人每天100元借款;

如有特殊原因需增加款项时,应在借款单上阐明理由。

2.零星物资采购,按计划金额借款。

3.周转金、备用金的限额,按财务部核定的数额借款。

4.其他借款应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借款单,不得多借。

(三)借款的程序

1.职工借款需办理如下手续:

借款人按借款限额填写“现金借款单”(见表6.3),并签名、盖章;

借款人所在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

公司分管总经理批示;

财务负责人审批。

2.借款人员根据签字手续齐全的“现金借款单”到财务部门办理借款,经审核人员审核后由出纳员支付现金。

3.职工借款必须按规定办理借款手续,并严格按限额借款,否则,财务部门不得付款。

4.财务部门对已支付的借款作如下处理:

“现金借款单”为增加应收款的凭证;

“现金借款单”存根由出纳人员留存,作为催收借款和还款时的依据。

(四)借款的归还

1.职工出差返回及零星采购结束后,必须及时到财务部门办理报销手续,并结清欠款。

2.会计人员应根据借款申请严格审核报销凭单,对不符合借款申请用途的票据不予报销,一切后果由责任人承担。

3.职工借款的归还期限如下:

(1)出差借款自最后一天的住宿日期或回公司所在地的车船票日期算起,在十日内,到财务部门办理报销及还款手续;

(2)零星采购以购货发票日期为准,在十日内,到财务部门办理报销及还款手续。

4.职工借款的归还实行逐笔结清的办法,已发生借款尚未结清者,一律不准再发生新的借款。具体还款程序如下:

(1)借款人将手续齐全的现金报销单据交财务部门,由稽核员审核无误后交现金出纳办理现金付讫手续;

(2)借款人足额归还借款时,出纳员将现金清点无误与借款单存根核对相符后,开具现金收讫凭证作为借款人归还借款的依据。同时,将借款单存根和现金收据一并交借款人存查。

5.实行备用金制度的,借款人报销时,由财务部门付讫现金,借款滚动使用。借款人调离原部门后,应立即归还所借的备用金。

(五)借款违章的处罚

职工借款后,不按本制度规定办理还款手续的,一律视为挪用公款,并按以下办法给予处罚:

1.超过购货发票日期及超过最后一天住宿日期或回本地车船票日期十天,未还清借款的,从第十一天开始,按日计收1‰的罚息。由财务部门出具收据,从借款人工资或报销的费用中扣回。罚息计算公式如下:

罚息数额=借款金额×1‰×超期天数

2.职工出差回本地后超过一个月未到财务部门办理结算手续的,除执行罚款外,取消其享受出差补助费的资格。

四、个人借支不归还的帐务处理

你们公司可计提坏帐准备的,若有可以借:坏帐准备 贷:其他应收款,

没有就经相关领导批准后,做借:管理费用--坏帐损失 贷:其他应收款

补充:

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末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应确认为坏帐.

五、员工报销速度很慢,周期很长,财务怎么催也没有用,怎么解决?

我也经常遇到,不好处理,首先要得到老板支持,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制定相应的措施,并严格执行,不要碍于面子,要不然财务很累的。

规定报销时间,拒不报销的可以从工资里扣除或直接拒绝报销,等你做几次后,这种现象就少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