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tc被拉入黑名单对征信有没有影响

一、如果ETC绑定的是信用卡,则在被拉入黑名单之后,是会影响到个人征信的如果ETC绑定的是储蓄卡,则ETC进入黑名单之后,不会影响到个人征信。简单来说,如果没有绑定信用卡或者绑定的卡片非信用卡是不影响个人征信的,就算进入黑名单把欠款缴清就可以解除。不可忽视的是,ETC多数是直接使用信用卡进行缴费或扣款业务的,如果逾期未还进入黑名单,会让征信产生不良记录。如果上了etc黑名单,你需要带着车主的身份证原件和机动车的驾驶证原件,到卡的ETC服务网点办理注销黑名单的手续,如果是账户透支了就赶紧缴费。提醒广大车主,使用ETC卡一定要保证账户内有足够的钱划扣,避免扣款失败。

【拓展资料】

下面这些情况会被列入黑名单:

1.账户透支:ETC绑定的银行卡透支,导致无法扣款从而进入黑名单。

2.卡异常:绑定的银行卡状态异常,比如被冻结,余额不足或者银行系统问题导致无法扣款造成进入黑名单。

3.登记车辆与实际车辆信息不符:ETC系统绑定的车辆信息包含车辆牌照、型号、颜色等等,

如果检测到实际驾驶车辆信息和登记车辆信息不相符的话也可能会被拉入黑名单。

如果ETC成了黑名单,车主需要先查明原因,确认原因之后再采取相应措施去解决。

用信用卡绑定ETC的车主,如果信用卡存在逾期未还款的情况,或者用储蓄卡绑定ETC, 储蓄卡内没有事先存入足够的金额等,都将导致ETC扣款失败,被拉入欠费“黑名单”。ETC绑定的银行卡账户异常,这个可能的情况很多,比如储蓄卡冻结金不足、银行冻结账户、信用卡超过有效期等都可能出现卡状态异常导致ETC系统扣款失败的情况。如遇上述两种情况,建议可以现场先通行人工车道现金缴费驶离高速公路后联系银行客服解决。

二、etc黑名单影响征信吗

如果ETC绑定的是信用卡,则在被拉入黑名单之后,是会影响到个人征信的。如果ETC绑定的是储蓄卡,则ETC进入黑名单之后,不会影响到个人征信。

简单来说,如果没有绑定信用卡或者绑定的卡片非信用卡是不影响个人征信的,就算进入黑名单把欠款缴清就可以解除。不可忽视的是,ETC多数是直接使用信用卡进行缴费或扣款业务的,如果逾期未还进入黑名单,会让征信产生不良记录。

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中文翻译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电子收费),是高速公路或桥梁自动收费。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与在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进行的专用短程通讯,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达到车辆通过高速公路或桥梁收费站无需停车而能交纳高速公路或桥梁费用的目的。

2019年5月10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表示,取消省级收费站后,要确保在今年年底之前,ETC的使用率达到90%以上,以保证整个路网运行通畅。

2020年4月28日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初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后,车辆在ETC出口车道不显示全程通行费额,而是通过推送信息或账单提供费用查询服务,但有人对此提出了意见。为满足公众需求,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组织开展了ETC“费显”工程。目前,所有高速公路出口车道都可以显示本次行程的全部通行费用。

全自动电子收费系统是针对高速公路收费繁忙的解决方法,实行全国联网、银行自动结算、快速通过,对用户来说是大有益处的。其意义为:

(1) 办理银行对ETC专用通道的申办程序、手续严格。通过采集收费站的ETC信息,能够缩小查找有电子标签车辆行踪的范围。

(2) 全自动电子收费系统的网站交互服务信息(如适用于公路事件检测、拥挤预测及运行时间预测等综合运行信息、管理信息、规划建设信息,甚至发布诱导信息等服务),能够反馈客户的信息以及用户的诚信度。

(3) 全自动电子收费系统可以与GPS、GIS相结合,在全面提升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和水平的同时,查找到全自动电子收费系统客户的动态行踪。

(4) 通过追踪银行消费信息,可以掌握客户的消费记录,利于在侦查办案中寻找线索。

三、etc黑名单会上征信吗

国家为了疏通车道,减少通行时间,便采用了ETC。如果ETC绑定的是信用卡,则在被拉入黑名单之后,是会影响到个人征信的。

如果ETC绑定的是储蓄卡,则ETC进入黑名单之后,不会影响到个人征信。

简单来说,如果没有绑定信用卡或者绑定的卡片非信用卡是不影响个人征信的,就算进入黑名单把欠款缴清就可以解除。

不可忽视的是,ETC多数是直接使用信用卡进行缴费或扣款业务的,如果逾期未还进入黑名单,会让征信产生不良记录。

拓展资料:

个人征信是指依法设立的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和加工,并根据用户要求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和评估服务的活动。个人信用报告是征信机构把依法采集的信息,依法进行加工整理,最后依法向合法的信息查询人提供的个人信用历史记录。

截至2015年,该数据库收录自然人数共计8.7亿人,其中3.7亿人有信贷记录。

2019年5月个人新版征信正式面世,征信信息的时长及精细程度将进一步提升。

2021年9月30日,《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已经2021年9月17日央行2021年第9次行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目前主要用于银行的各项消费信贷业务。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信用报告将更广泛地被用于各种商业赊销、信用交易和招聘求职等领域。 此外,个人信用报告也为查询者本人提供了审视和规范自己信用历史行为的途径,并形成了个人信用信息的校验机制。

信用信息

1、据以识别个人身份以及反映个人家庭、职业等情况的个人基本信息;

2、个人与金融机构或者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机构发生信贷关系而形成的个人信贷信息;

3、个人与商业机构、公用事业服务机构发生赊购关系而形成的个人赊购、缴费信息;

4、行政机关、行政事务执行机构、司法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形成的与个人信用相关的公共记录信息;

5、其他与个人信用有关的信息。

影响因素

可能影响个人信用风险评分的主要因素有:贷款中曾有逾期还款现象,或者信用卡透支后未按约定期限和应还款额度还款,或有太多的贷款账户和信用卡等等。

征信管理条例

第二十五条: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收到异议,应当按照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对相关信息作出存在异议的标注,自收到异议之日起20日内进行核查和处理,并将结果书面答复异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