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催收员刑事拘留最多多少天会不会被判刑,只是个员工

刑事拘留是因为涉及刑事犯罪有可能要进一步追究刑事责任,虽然最高为15天,但是随时可能转为逮捕,追究刑事责任意味着有可能要被公诉判刑。这种职业一般会有寻衅滋事罪、非法拘禁、故意伤害,不是正经人干的。

二、催收非法债务罪与“套路贷”中的寻衅滋事罪,请问有什么区别吗?

套路贷犯罪中,行为人为了催收债务,也会暴力威胁、恐吓、辱骂、滋扰等,惯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其行为方式与催收非法债务罪的暴力威胁等手段有相似之处,二者有何区别,如何适用呢?

《刑法修正案(十一)》在《刑法》第293条(即:寻衅滋事罪)之后增加了之一关于“催收非法债务罪”的规定,即: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三)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本罪仅设一档法定刑,最高刑为有期徒刑三年。而寻衅滋事罪第一档量刑最高为有期徒刑五年,第二档最高刑为有期徒刑十年。

催收非法债务罪和寻衅滋事罪既存在重合性,又不完全相同。区别:1.主观故意。催收非法债务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催收非法债务的目的,而寻衅滋事罪主观方面不要求行为人具有某种目的,行为人寻衅滋事的动机多表现为寻求刺激、逞强耍横等。

2.客观行为。(1)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客观行为局限于《刑法》第293条之一列举的暴力、胁迫;限制自由或者侵入住宅;恐吓、跟踪、骚扰。(2)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行为表现更加多元化,表现为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三、催收员抓了一般如何判

催收员被抓,判刑一般需要结合具体的催收情形及员工具体参与的事项认定。一旦催收过程出现了肢体冲突,一旦发展成故意伤害,或者寻衅滋事、扰乱社会治安,都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催收行业被定义滋事罪被拘留-催收员抓了一般如何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四、做电话催收员,现在被抓了,要判刑吗?

不判刑,打电话催收是被允许的,不算违法。不过,电话催收一定要在规定范围内执行。规定如下:电话催收时间为上午八点至下午九点;同一个平台同一天打催收电话的次数不能超过三次;未经允许不能随意骚扰借款人的家人、朋友、同时、工作单位,即爆通讯录。

法律分析

一般的电话催收员是不构成犯罪的,如果电话催收员还结合了暴力催收他人、故意制造他人违约行为,则有可能触犯刑法,面临刑事处罚。打电话催收辱骂行为从而引起肢体冲突是常见的,所以在催收过程中,双方尽量态度平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讲道理,禁止骂人。催收一般都是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当发现对方发生肢体冲突的情形,要尽量避开。若没有办法避开,进行适当的正当防卫,后续交由警方来处理。无正当理由,催收员行使暴力还是客户行使暴力,都是违法的。有不少人还存在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观念,从而当别人欠债不还时,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来取回欠款,甚至有可能触犯非法拘禁罪。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但绝不允许用非法的方式来保护。在催收的过程中,无论是拖车还是收取客户的财产,任何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东西都需要向公司进行报备,等待客户协商处置的方案落实。未经客户同意,不得随意处置财产。私自收取客户现金不入账,可能会引发职务犯罪。变卖客户财产,收取客户现金的行为也是禁止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