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数据将如何改变征信领域

大数据将如何改变征信领域

 21世纪,互联网、移动互联网、3D打印、人工智能……正如摩尔定律所言,人类的科技革新发展迅速,其中大数据的发展潜力最被看好。大数据的概念非常火爆,但少有人真正理解大数据的核心内容,一个普遍而且严重的误解就是:大数据=数据大,即大数据就是量大的数据。但实际上,大数据的核心在于数据的交叉与流动。

亚马逊前任首席科学家Andreas Weigend将数据比喻成新的石油,在信息社会,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及相关的创新应用不断加快,海量数据正在政务管理、金融业风控、产业发展、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众多领域不断产生、积累、变化和发展。正如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所说:“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我国的数据应用资源也正和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一样,成为促进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要素。

目前,我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居全球第一,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应用市场优势,大数据部分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涌现出一批互联网创新企业和创新应用。可是,数据之间的交叉融合非常少,信用数据源的割裂是当前影响我国大数据应用和拓展的主要障碍。

对于P2P行业来说,大数据在征信领域作用重大,对P2P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是一大考验,国内外都有一些企业正在从事大数据征信的研发、实验乃至实践工作。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国内金融行业中成功运用大数据做风控的企业,只有阿里小贷等少数几家。他们主要是通过卖家累计的海量交易信息及资金流水,在几秒内完成对商家的授信。在数据征信领域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利用大数据进行风险控制任重而道远。

依赖大数据风控主要靠及时更新的数据和对客户的约束力来实现其有效性,这两个因素也被称为“闭环数据”。尽管年初央行同意8家个人征信机构进行数据的收集,但由于数据库往往涉及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在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大多不愿意共享。

另一方面,P2P行业的信用数据获取渠道极其有限,个人信用数据部分依靠借款用户自行提交,部分依靠平台上门征集,对借款主体的信用数据征集工作占据了P2P网贷平台的大量人力物力,造成了一定的运营成本压力和管理压力。

美国利用数据进行征信的发展历程与其背后的逻辑对于我国发展征信行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美国信用局协会(CDIA)制定了用于个人征信业务的统一标准数据报告格式和标准数据采集格式,且正在将美国征信数据的标准推广至其他国家,以促进征信体系的全球化发展。除金融相关数据外,电商、电信业、零售业的数据也正在纳入征信体系。

美国征信市场的特点可以用12字概括:专业分工、边界清晰、各司其职。整个征信体系分为机构征信和个人征信,其中机构征信又分为资本市场信用和普通企业信用。个人征信方面,先由美国三大征信局益百利(Experian)、爱克菲(Equifax)美国环联(TransUnion)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再由FICO Score和Vantage Score等评分机构进行信用评级,最后应用到实际的金融环境之中,已形成一条成熟的核心产业链。

另外,美国通过立法和行业共识,其数据征信体系也形成了相对统一的标准。以“个人征信”为例,其内涵由“5C1S”定义: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bility)、资本(Capital)、条件(Condition)、担保品(Collatera)、稳定性(Stability)。同时,信用的边界也得到了明确的刻画,即对于用来量化信用的数据基础形成了共识。

从历史发展路径来看,美国的大数据征信也是先经历了野蛮生长,然后理智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应用场景的拓展、技术的进步和法律法规的完善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由于我国利用大数据进行征信还处于初级阶段,央行授权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8家征信机构也没有形成成熟的产业闭环,如何协调相关的征信机构与数据源机构,使得基本的信用信息能够共享,这需要两类机构之间互相合作与博弈,也需要政府层面能够做出适当引导,以便早日打破僵局。

令人欣喜的是,加快大数据部署,深化大数据应用,已成为稳定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需要和必然选择。最近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开放政府数据和推动产业创新。这是我国第一次把发展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推进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国家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数据带来的新服务模式和资源分析处理能力,将带动产业技术研发体系的创新,推动跨领域、跨行业的融合和协同创新,在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传统产业的协同发展,为建设国内信用社会、行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撑,重塑国家竞争优势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大数据将如何改变征信领域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二、如何处理逾期征信?

出现逾期征信,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征信记录覆盖逾期记录,需要注意这4点:

1、不要频繁申卡或贷款

每次申卡或贷款时,贷款机构就都会产看你的个人征信,如果你的征信已经花了,要减少申卡和贷款的频率,尤其是现在网上的小额贷款,申请如此方便,更要注意信贷危机,因为现在很多贷款都上征信,或者上大数据。  

2、养好信用卡

养征信简单方式的就是养卡,因为信用卡和银行是有直接关联的。坚持使用卡,按时还款,保持一个良好的信用。 同时卡的数量不要多,2-3张为宜,以免卡的数量过多,在使用和管理上,忘记某张卡的还款期,带来信用记录损失。

3、按时还款

养好征信重要的一点:不要逾期!不要逾期!不要逾期!(重要的事情说3遍)!

因为一旦逾期,就将成为征信报告上的一个污点,逾期行为还将被记录在个人征信报告中。一旦个人征信报告上产生了信用污点,那么即使花再多的钱,信用污点也是抹不掉的,辛苦养好的征信也会因此功亏一篑。

4、尽量不要把信用卡借给他人或为他人担保

把卡借给别人或替别人担保要三思而行,这实际上是把自己个人的征信交给了别人,

如果别人不还钱,你不仅要因此承担经济损失,而且你的个人征信会受到影响,严重者会被告上法院。

如果短期内急需要资金周转,可以考虑向亲人或朋友借点,如果有足够的资产也可以尝试抵押贷款或找人担保贷款。

三、征信上大数据,怎么样才能去掉

征信上大数据可以进行信用修复。

进行信用修复制度需要做到:失信主体在规定期限内纠正实际行为,失信主体公开作出信用承诺,信用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信用修复的专题培训,接受协同的监管,持续提交信用报告,失信主体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等内容。

大数据如何处理征信(大数据如何处理征信逾期)

扩展资料:

修复原则

信用修复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政府推动社会共建。充分发挥政府在信用修复机制建设中的组织、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规范发展信用服务的市场,发挥行业商业协会的作用,鼓励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推进,形成信用修复机制建设的合力。

二是逐级修复,梯次退出。科学地界定可修复的失信行为,明确修复内容,规范与失信严重程度相对应的修复条件和程序,逐项开展信用修复。

三是明确主体,落实责任。明确信用修复过程中各类主体责任的义务,建立健全跨部门信用修复的协调机制,逐步实现信用修复机制,对失信惩戒领域的全覆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用修复

四、怎么清理征信大数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不管是人行征信还是民间征信,都在不断的提升数据存储能力,升级数据分析挖掘、处理速度等能力,从而形成了现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每个人的不良行为都将被记录下来。不少用户因为频繁的申贷导致征信大数据乱了。

所谓的征信大数据就是征信报告的综合数据,大数据乱了表示,征信报告出现了逾期记录或者查询次数比较多,也有可能是负债比较高,信用卡比较多等等。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最佳方式就是,最近半年不要再申卡、申请网贷,一些网贷产品不要轻易去点,比如点击查看额度,有可能会被查一次征信,特别是那些不靠谱的高利贷口子,更容易踩雷。目前已经有的信用卡和贷款,好好维护,必须按照规定及时还款,切勿逾期还款,只要保持良好的履约行为,对于信用还是有一定的帮助。以后申请网贷,选择正规靠谱的大平台产品,多提供个人资产或征信的证明,让机构认可你的信用,提高申贷成功率。

同时也不要在网上频繁申请不上征信的网贷,一些网贷产品不要轻易的去点,很有可能会被查询一次大数据,那么你的大数据报告内就会有网贷查询历史,这就是网贷大数据乱了的一种原因。

不论是征信还是大数据,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金融行业的“经济身份证”,如果在短时间内总是透支信用,那么想要办理其他业务算是难上加难了。所以,在这个大时代,养好个人信用才是良策。

五、个人征信大数据花了怎么办

在网贷圈子里,大家常常说的大数据花了就是网贷大数据不怎么好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1、在以前的网贷记录中,没有按时足额归还贷款,产生了贷款逾期记录;

2、申请网贷的频率过于高,产生了大量的网贷记录。

有逾期记录说明借款人信用不佳,申请次数太多说明借款人极度依赖网贷,这都会使平台怀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因此,大数据花了的朋友很难再申请到新网贷。

如果对自己网贷申请情况不大清楚的,可以试着在“小七信查”上获取一份大数据报告,查询完自己的详细借贷记录后,然后确认是自己借贷的款项,这时就应该把自己拖欠的款项,全部还清然后再联系相应平台的客服,让他们处理一下,看看网贷黑名单是否可以进行消除。

扩展资料:

大数据花了有什么影响?

大数据花了,主要的影响是用户申请网络贷款将无法通过审核。部分网络贷款在申请时不查询用户的征信报告,而是查询用户的网络征信,大数据花了也就是网络征信花了,这时候申请网络贷款,有很大的几率无法通过审核。

因此,大数据花了以后,要确保3个月以上不申请网络贷款,这个用户的网络征信才可以恢复。

由于大数据花了就是申请网络贷款过多造成的,只要控制贷款申请次数,就可以有效解决大数据花了的问题。

六、个人征信如何消除逾期

逾期信用记录如何申请注销?

要消除征信逾期记录,只有向央行征信机构或征信机构申请,符合条件的才会被消除。比如用伪卡申请贷款逾期,或者贷款机构系统出现问题导致还款不成功,银行只有在未告知费用调整且部分欠款逾期的情况下才能申请撤销。

但如果是个人主动逾期,则不给其消除逾期记录的机会。他只能还清逾期债务,等待时间慢慢抹平不良信用。5年后,征信可以自己修复。在修复期内,如果想贷款或办卡,建议通过以下方式提升至少3个月的信用,具体如下:

1.及时还款:除了贷款,与征信直接挂钩的业务都属于信用卡。信用卡要多还。使用后,应按规定在还款日结束前还款。有能力的人最好全额还款。不能一次性还款的,应根据情况分期还款,最低还款额无论如何不能逾期。

2.不要乱来:短期内不要申请贷款或信用卡,减少征信查询次数。有些人可能不想贷款,但是如果想查自己能有多少,就不要点了,不然可能查一次征信,一次征信就难做了。

总之,逾期信用记录能否申请注销,要看具体情况。不能被淘汰,如果你好好保管征信,也是有机会拿到贷款和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