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逾期暂时无力还款应该怎么解决
调整还款日:当借款人的花呗发生逾期情节之后,可以选择在个人页面-花呗-设置里面调整一下还款日。最晚可以调整到每月的月底进行还款。还款日往后调整之后,借款人就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筹款。
不过需要注意,平台要求借款人提前提交调整花呗还款日期申请,等待平台审核通过之后即可调整还款日期。
账单分期:花呗的账单是可以进行分期的,分期会产生手续费用。如果借款人实在是没有办法偿还花呗账单,可以根据自己的还款能力向平台申请分期还款。花呗支持3、6、9、12四个分期期数。分期时间越久,分期的手续费就越低一些。
申请协商还款:如果借款人实在是无力偿还花呗账单,也可以选择跟蚂蚁金融的客服申请协商还款。虽然说花呗是不支持协商还款的,但借款人逾期时间超过90天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制定出一份比较完整的还款计划,然后跟催收人员进行协商。
催收人员的主要目的就是催回欠款,只要借款人能保持良好的还款意愿,催收人员和蚂蚁金融也是愿意接受协商还款的。
拓展资料
花呗全称是蚂蚁花呗,是蚂蚁金服推出的一款消费信贷产品,申请开通后,将获得500-50000元不等的消费额度。用户在消费时,可以预支蚂蚁花呗的额度,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
2016年8月4日,蚂蚁花呗消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项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这也是上交所首单互联网消费金融ABS。
截至2018年1月,蚂蚁金服已主动对两家小贷公司增资82亿元,注册资本从38亿元提升至120亿元。 5月18日,花呗宣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开放。
2021年9月22日报道,花呗已接入央行征信系统,若用户拒绝接入将无法使用。
蚂蚁花呗根据消费者的网购情况、支付习惯、信用风险等综合考虑,通过大数据运算,结合风控模型,授予用户500-50000不等的消费额度。
蚂蚁花呗的额度依据用户在平台上所积累的消费、还款等行为授予,用户在平台上的各种行为是动态和变化的,相应的额度也是动态的,当用户一段周期内的行为良好,且符合提额政策,其相应额度则可能提升。蚂蚁花呗无法通过他人代开通或提额,请不要轻信他人,泄露个人信息。
2018年10月18日,花呗正式上线了“额度管理”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自主调整自己的花呗额度。
用户在消费时,可以预支蚂蚁花呗的额度,在确认收货后的下个月的9号进行还款,免息期最长可达41天。除了“这月买,下月还,超长免息”的消费体验,蚂蚁花呗还推出了花呗分期的功能,消费者可以分3、6、9、12个月进行还款。
每个月9号为花呗的还款日,用户需要将已经产生的花呗账单在还款日进行还清。到期还款日当天系统依次自动扣除支付宝账户余额、余额宝(需开通余额宝代扣功能)、借记卡快捷支付(含卡通)用于还款已出账单未还部分,也可以主动进行还款。
为避免逾期,请确保支付宝账户金额充足。如果逾期不还每天将收取万分之五的逾期费。
2018年11月12日,支付宝App上线新功能预告称,花呗延期还款功能将于12月1日全面开启。简单来说,花呗延期相当于一个简单过渡,可一定程度上减轻剁手党的还款压力。
2019年7月30日,支付宝开启花呗出账日与对应还款日调整预约:花呗签约满一年以上的用户,通过系统评估后,可进入花呗-我的-还款日设置,用户现可选择每月15日或20日进行还款,出账日期也会相应调整到每月5日或者10日。
花呗逾期怎么办
花呗逾期还款会产生逾期费用,并且信用记录也会有影响。逾期费用=逾期金额*逾期天数*0.05%;逾期记录将记录至芝麻信用,会影响芝麻分值,后续可能影响花呗功能的使用。建议按时还款,避免产生不良的记录影响信用。
花呗逾期一年多了怎么处理
花呗一年多没还了,用户需要尽快还清逾期的欠款,如果还款能力不足,可以联系花呗申请协商还款。由于用户一年没有还逾期的欠款,这种逾期属于较为严重的逾期,用户在还清逾期的欠款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用户将无法继续使用花呗,甚至借呗与备用金也会受到影响。
花呗一年多没还,央行征信与芝麻信用中会留下花呗的逾期记录,逾期记录在未删除之前,用户将无法办理其他信贷业务。
如果花呗起诉债务人了,债务人需要支付加倍的利息,同时法院也可以采取在征信系统中记录债务人的失信信息的措施,可以纳入失信执行名单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第二百五十五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