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心计中容儿是谁?刘武是谁的儿子?

《美人心计》中容儿是伺候窦漪房的一个女婢,刘武是慎儿的儿子这一剧情发生在第二十二集。

当时的剧情是:

周勃回来说起火烧北苑的事情,大臣质疑,他一剑将大臣刺死,慎儿受到惊吓,肚子痛了起来,漪房看出慎儿要生产,忙命人去找太医。 慎儿产下一子取名刘武,漪房带着刘启和馆陶去看望,刘启和馆陶表现出厌恶的样子,慎儿和漪房都十分吃惊。

扩展资料:

《美人心计》刘武 人物简介:

七国之乱时,曾率兵抵御吴王刘濞,保卫了国都长安,功劳极大,后仗窦太后宠爱和梁国地广兵强,欲继景帝之帝位,未果。

《美人心计》简介:

《美人心计》是改编自小说《未央·沉浮》,原著瞬间倾城,由于正执笔改编,吴锦源等执导,林心如、陈键锋、杨幂、王丽坤、何晟铭、罗晋、胡杏儿等领衔主演。

该剧描写了在风姿妖娆的汉室后宫中,幔帐幕帘之后的美人尔虞我诈、斗智斗勇的故事。该剧延续了于正作品一贯的细腻风格,并拥有大气磅礴的一面。

《美人心计》剧情简介:

西汉初年,长安歌女窦漪房在新婚前夜遇到被吕后迫害的皇子刘恒,她动用未婚夫的虎符救他出城,导致夫家满门抄斩,自己被送入宫中为奴。她设计将王美人生的儿子换给吕后的外孙女--王后张嫣,吕后欣赏她的聪明能干,以赐婚为名派往代国监视刘恒母子。

为天下苍生不再受苦,也为吕后能更信任她,漪房提议刘恒以修宫殿为名秘密练兵,令所有人都觉得她是祸水。只有刘恒始终相信她并封后,夫妻俩走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成就千秋大业。

而母仪天下的她发现,拥有权力的同时感情却在渐渐流逝,她努力挽回丈夫的心,阻止儿子们互相残杀,运用女性独特的手法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并且为西汉创立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她的名字也载入史册,为后人所称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人心计

《美人心计》里,刘武是慎儿的儿子,是真实的历史吗?

《美人心计》里,刘武是慎儿的儿子,只是影视剧里演的内容,至少史书上,刘武都是窦太后的亲生儿子。

一、刘武

刘武(?—公元前144年),西汉梁国诸侯王,汉文帝刘恒嫡次子,汉景帝刘启同母弟,母亲为窦太后 ,窦太后特别宠爱这个儿子。

公元前178年(汉文帝二年)受封代王,公元前176年(汉文帝四年)改封淮阳王。公元前168年(汉文帝十二年),梁怀王刘揖去世无嗣,刘武继嗣梁王。七国之乱时,刘武率兵抵御吴楚联军死守梁都睢阳(今河南商丘),拱卫了国都长安,功劳极大,后仗窦太后的宠爱和梁国地广兵强,欲继汉景帝之位,病死未果。谥号“孝王”,葬于芒砀山。

二、对皇位的执念

刘武是窦太后的小儿子,很受宠爱,所得到的赏赐不计其数。刘武还一直很想继承哥哥的皇位,因为在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前元三年),刘武入朝。当时汉景帝尚未立太子,汉景帝与刘武喝酒,估计是喝高了,就说:“我千秋万岁之后,传位于梁王你。”刘武谦虚地推辞。他虽然明知这不是真心话,但心中暗喜。他的母亲窦太后也同样很高兴。这之后,刘武和窦太后就一直等着刘启能传位给他。

可是刘启先是立了儿子刘荣为太子,后来又废了刘荣,窦太后和刘武以为有机会了,结果太子之位转了一圈又传给了汉景帝的儿子刘彻,就是后来的汉武帝。总之,刘武是白日梦做的不亦乐乎,窦太后也特别希望大儿子能传位给自己的小儿子。甚至还把这事逼得大儿子拿到朝堂上说过,自然得到大臣的一直反对。

刘武对反对他即位的大臣非常怨恨,就和羊胜、公孙诡等人谋划,暗中派人刺杀袁盎等十多位大臣,这事闹的特别大,汉景帝很生气,渐渐疏远刘武。

公元前144年(汉景帝中元六年)的冬天,刘武又入京朝见皇帝,呈上奏折请求留住京师,汉景帝没有答应。刘武得了热病,过了六天就死了,死后被谥为孝王。

汉朝梁王刘武的封地在哪儿?

西汉刘武(?~公元前144年),汉文帝嫡二子,汉景帝同母弟,母窦皇后。前178年被受封代王,前176年改封淮阳王。前168年,梁宣王刘揖薨,无嗣,刘武继嗣梁王。前161年就国。都睢阳(今河南商丘)。七国之乱期间,曾率兵抵御吴王刘濞,保卫了国都长安,功劳极大,后仗窦太后疼宠和梁国地大兵强欲继景帝之帝位,未果。前144年十月病逝,谥号孝王,葬于永城芒砀山。自受封至去世,共为王三十五年,为梁王二十四年。孝王死后梁国一分为五,为其五子封国。梁孝王,文帝的二儿子,大儿子就是后来的景帝,两人同为窦太后的儿子。 梁孝王一开始为代王,后来淮阴王,最后才称为梁王。 奈何窦太后比较喜欢梁孝王,所以一直希望景帝千秋万岁之后能传位于梁王。 景帝确实犯傻,居然在一次酒会上从容说:"千秋万岁之后传位于王",记住,司马迁用了"从容"二字,显然不是喝醉了。皇上乃金口玉言,说话当然算数,所以梁孝王窃喜,没想到被窦婴驳回去了。从小就听说过周成王桐叶封疆的故事,皇上岂是口误,奈何当时举目天下,唯有梁孝王才是自己的亲兄弟,不靠他靠谁呢? 所以后来平定七国之乱后,因为梁王最亲,战功确实也很卓著,所以后来分的财物和大城市最多。 当景帝废了栗皇后之后,窦太后又起了这个心思,没想到袁盎这个时候推荐刘彻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梁孝王一下子气坏了,派刺客把袁盎给杀了,可是事情没做干净,被景帝查出来了,吓得负荆请罪。景帝又一次原谅了他,还是因为窦太后说了一句。 以梁孝王的财力和军力夺取天下并不是没有可能,所以当时七国之乱时,景帝特别防着他,硬是没让周亚夫发一兵一卒。平定之后更是声名显赫,有功高盖主的嫌疑,所以屡次被景帝暗算。 后来不知道采用谁的破主意,开始大兴土木,宫台楼榭绵延三十里,天子旌旗,出门以天子仪仗,以为这样就可以让景帝不担心他称帝的野心,没想到后来打猎打到一头牛,脚长在背上,一发热病死了。 想梁孝王也是虚怀若谷,门下不知多少人才,像我们熟知的司马相如、枚乘、邹阳,都是响当当的名号。参考资料: 1.《史记 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2.《汉书 卷四十七 文三王传第十七》 3.

麻烦采纳,谢谢!

汉梁王刘武有几子?

长子:梁恭王刘买

梁王后李氏的雕像

次子:济川王刘明

三子:济东王刘彭离

四子:山阳王刘定

五子:济阴王刘不识

女儿

女儿五人,皆食汤沐邑

刘武(?—公元前144年),西汉梁国诸侯王,汉文帝刘恒嫡次子,汉景帝刘启同母弟,母亲为窦太后[1]。

公元前178年(汉文帝二年)受封代王,公元前176年(汉文帝四年)改封淮阳王。公元前168年(汉文帝十二年),梁怀王刘揖去世无嗣,刘武继嗣梁王。七国之乱时,刘武率兵抵御吴楚联军死守梁都睢阳(今河南商丘),拱卫了国都长安,功劳极大,后仗窦太后的宠爱和梁国地广兵强,欲继汉景帝之位,病死未果。谥号“孝王”,葬于芒砀山。

刘武自受封至去世,共为王三十五年,为梁王二十四年,死后梁国一分为五,为其五子封国。

刘武在世时营造梁园并招揽天下人才[2],形成极具影响的文学群体。[3]

本名

刘武

别称

梁孝王

所处时代

西汉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时间

不详

人物关系

窦太后

母亲

人物生平

初封为王

公元前178年(汉文帝二年),刘武受封为代王。[4]

公元前176年(汉文帝四年),改封刘武为淮阳王。[5]

公元前168年(汉文帝十二年),汉文帝因刘揖死后无子,改封刘武为梁王。[6] 此后数年时间内,刘武多次入朝。[7]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二十二年)六月,汉文帝去世[8] ,太子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前元三年),刘武入朝。当时汉景帝尚未立太子,汉景帝与刘武宴饮,在闲谈时说:“我千秋万岁之后,传位于梁王你。”刘武谦虚地推辞。他虽然明知这不是真心话,但心中暗喜。他的母亲窦太后也同样很高兴。[9]

令誉始著

参考条目:七国之乱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前元三年),吴、楚、齐、赵等七国反叛。吴、楚先攻击梁国的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杀死数万人。刘武据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命韩安国、张羽等人为大将军,抵抗吴、楚之兵。吴、楚受阻于梁国,不敢越过梁国向西进兵,就这样和太尉周亚夫等人相持了三个月。吴、楚破灭后,计算功劳,梁国所斩杀俘获的吴、楚军队的数目和朝廷大致一样多。[10]

七国之乱形势图

居功受宠

公元前153年(汉景帝前元四年),朝廷立刘荣为太子。刘武因是汉景帝的亲兄弟,立有大功,又受封于大国,据有天下肥沃的土地。其封地北以泰山为界,西达高阳,共有四十余城,多数是大县。[11]

刘武是窦太后的小儿子,很受宠爱,所得到的赏赐不计其数。于是,刘武建造方圆三百多里的东苑,扩展睢阳城至七十里。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修筑架空通道,从宫殿连接到平台长达三十多里。有天子赏赐的旌旗,外出随从千乘万骑。到处驰马狩猎,排场之壮盛拟似天子。出入宫殿,清道禁绝行人,言警称跸。刘武揽四方豪杰,自崤山以东的游说之士,像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等人,莫不尽归梁国。公孙诡多有奇特怪诞之计,初次拜见刘武,刘武赐他千金,官职做到中尉,梁国称他“公孙将军”。梁国铸造了许多兵器,弓箭、戈矛之类就有数十万件,府库的金钱近万亿,珠玉、宝器等京师还多。[12]

公元前150年(汉景帝前元七年)十月,刘武入京晋见汉景帝。汉景帝派使者拿着符节,驾着皇帝乘坐的驷马车,到关前迎侯梁王。朝见汉景帝后,刘武呈上奏折请求留在京师,因为窦太后很宠爱刘武所以得以获准。刘武入宫陪侍汉景帝同乘步辇,出宫则同车游猎,到上林苑去射鸟兽。梁国的侍中、郎官、谒者只需在名簿上登记上姓名,使可以出入天子殿门,和朝廷的官员没有区别。[13]

争继帝位

公元前150年(汉景帝前元七年)十一月,汉景帝废黜太子刘荣,窦太后想要让刘武作为继承人。大臣们和袁盎等劝阻汉景帝,窦太后的动议受阻,从此也就不再提让刘武做继承人这件事。因为这件事很秘密,世人没有谁知道。刘武于是辞别朝廷回归封国。[14]

公元前149年(汉景帝前元八年)夏天四月,汉景帝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刘武对袁盎和参与议嗣的大臣非常怨恨,就和羊胜、公孙诡等人谋划,暗中派人刺杀袁盎等十多位大臣。